【公教新闻】|陪生者善别 ,伴亡者善终
伍静芳回忆道,汪国琛执事在世时经常去医院探望,问他怕不怕,他却说:“怕什么?我的生命是天主给我的!”汪国琛执事(2008年安息主怀)于2001年领受执事圣职后,出任教区殡仪服务筹备小组主席,并怀着满腔热诚,于2005年与伍静芳等教友一同创立香港天主教善别牧民协会( 下称协会),更亲自担任协会神师。而现任神师邵伟亮执事已是协会的第四任神师,从晋秩起为协会服务已有13年。协会成立至今, 为全港超过52个堂区设立善别小组。
协会现任会长甘妙玲表示, 善别服务是协助神父筹备殡葬事宜及安慰和关怀亡者的家人,让生人可以善别,亡者可以善终。香港教区一开始并未积极发展善别的概念与服务,后考虑到本地善别服务具改善空间,经胡振中枢机鼓励与汪国琛执事推动,参考外国教会做法,成立善别牧民协会,曾隶属于礼仪委员会的其中一个常务小组,并于现时独立发展。前会长伍静芳称协会成立的宗旨,是为协助各堂区成立善别小组,并代表堂区送别亡者。
副会长雷静仪提到,善别服务是一个纯粹的爱德服务。善别小组成员以基督的爱去服务亡者,因此,协会对善别小组成员有明确要求:不可收取金钱上,及各方面的利益,连只有一元钱亦不例外。协会希望透过以上规定, 帮助组员能实践最纯粹的爱德服务。邵伟亮执事称,经开会讨论与决定,唯有最纯粹的服务牺牲才能予亡者家人信任,给爱德做见证。在没有利益交换下,很多亡者家人、冷淡教友等都于接受善别服务后,变得更积极地回圣堂、参加再慕道班。更甚者有非教友的亡者家人在接受善别服务后,一家人一起去参加慕道班。协会的组员都十分鼓舞,能够透过善别服务推动福传,实在是主赐与善别团体的大恩。
为了提供培育渴望在堂区或教会内以爱德服务的教友,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开办教会职务文凭课程。教会职务文凭课程(善别专修)召集人蔡志强指出善别的服务关乎两个重点:信仰的重点与实际的问题。每个教友对信仰都有不同认知,协会希望透过礼仪, 帮助教友重新认识天主教信仰如何看待生命与死亡。善别服务最重要的两个字,便是“陪伴”。殡葬礼仪中诵念了许多经文、祷文。通过这些文字,即使家属不是教友, 也可从中认识到天主教信仰。
不过,礼仪的程序并非一成不变。伍静芳称, 协会的第一任神师汪国琛执事经常在出席不同殡葬仪式后受到启发,对殡葬礼仪程序作出修改。他们深信因着圣神带领,才能不断去改进服务。他们希望藉着礼仪与正式的道别, 帮助亡者亲属寻找新方向与信仰带给他们的力量,明了未来不会黑暗,透过信仰、善别得到永生的希望。雷副会长称,因着礼仪里的诸圣相通,生者与亡者仍可透过祈祷建立联系。在殡葬礼仪里,透过神父和善别小组的祈祷与关心, 亡者家人会感受到基督的平安与希望。
邵伟亮执事讲述曾主持自杀者殡葬仪式的经历。根据教义,自杀是大罪。幸好慈悲耶稣曾向圣傅天娜显现,告诉世人只要在离世前一刻向耶稣说“耶稣,我信赖你”。这人的灵魂便能得救。如自杀的人在死亡前一刻感到后悔,恳求耶稣的话,便能免下地狱。邵执事藉这番话安慰亡者的家人,让他们得到平安。
伍静芳总结,因着天主的仁慈,协会众人相信天主自会照料一切,并本着这样的心,去作善别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