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教宗照料受造界祈祷日文告

“ 和平与希望的种子”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今年的世界关爱受造界祈祷日的主题,由我们敬爱的教宗方济各选定,是“和平与希望的种子”。值此祈祷日设立十周年之际,恰逢《愿祢受赞颂》通谕的发表,我们正以“希望的朝圣者”的身份庆祝当前的禧年。因此,今年的主题显得恰逢其时。
耶稣在宣讲天国时,常常运用种子的形象。在祂受难的日子临近之际,祂将这形象应用于自己,将自己比作一粒必须死去才能结出果实的麦粒(参若12:24)。种子被埋在土里,令我们惊叹的是,即使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生命也会在那里萌芽,预示着新的开始。例如,我们可以想象,路边的花朵,几乎是偶然落下的种子,却开出了花朵。随着花朵的生长,它们照亮了灰色的柏油路面,甚至破土而出。
在基督里,我们也是种子,而且是“和平与希望的种子”。先知依撒依亚告诉我们,天主的神能使干旱焦渴的沙漠变成花园,成为安息与宁静之地。依撒依亚说道:“及至神自上倾注在我们身上,荒野将变为田园,田园将变为丛林;公平将居于荒野,正义将住在田园。正义的功效是和平,公平的硕果是永恒的宁静和安全。我的百姓将住安谧的寓所,安全的宅第,清静憩息之所,”(依32:15-18)先知的这些话语将伴随“创造季”的到来。“创造季”是一项普世性的倡议,将于2025年9月1日至10月4日庆祝。这些话语提醒我们,如果要让这“天主的抚慰”在我们世人面前彰显,除了祈祷之外,决心和具体行动也必不可少(参见《愿祢受赞颂》,84)。先知将正义与法律与沙漠的荒凉进行了对比。鉴于世界各地都有证据表明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破坏,他的信息显得格外及时。在各个方面,不公正、违反国际法和侵犯人民权利的行为、严重的不平等以及助长这些现象的贪婪,正在滋生森林砍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极端自然现象的强度和频率都在不断增加(参见《愿祢受赞颂》,5),更不用说武装冲突造成的人类和生态破坏中长期的影响了。
迄今为止,我们似乎未能认识到,自然的破坏并非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一样。当正义与和平被践踏时,受害最深的是穷人、边缘化群体和被排斥群体。原住民社群的苦难就体现了这一点。
不仅如此,大自然本身有时甚至沦为讨价还价的筹码,成为用来交换经济或政治利益的商品。结果,天主的创造物变成了争夺重要资源控制权的战场。我们看到,农业区和森林遍布地雷,“焦土政策”[1]、水源冲突以及原材料分配不均,这些都损害了较贫穷的国家,并破坏了社会稳定本身。
这些形形色色的伤痕都是罪的后果。这显然不是天主将地球托付给祂按照自己的肖像所造的男男女女时所想的(参阅创1:24-29)。圣经并没有为我们“专制受造界”提供任何理由(愿祢受赞颂,200)。相反,“圣经经文应结合其上下文,运用恰当的诠释学来理解,并认识到它们教导我们要‘耕耘并看守’世界的园圃(参阅创2:15)。‘耕耘’指的是耕耘、犁地或工作,而‘看守’则意味着照料、保护、监督和维护。这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负责的关系”(同上,67)。
先知们含蓄地宣扬的环境正义,已不再被视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或遥不可及的目标。它是一项迫切的需求,其意义远不止保护环境那么简单。因为这关乎社会、经济和人类的正义。对信友而言,这也是源于信德的责任,因为宇宙反映了耶稣基督的面容,万物都是在祂内受造和救赎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脆弱的兄弟姐妹最先遭受气候变化、森林砍伐和污染的毁灭性影响,关爱受造界成为我们信仰和人性的体现。
现在是言行一致的时候了。履行我们守护天主创造的圣召,对于德行生活至关重要;它不是我们基督徒经验中可有可无的或次要的部分(《愿祢受赞颂》,217)。我们怀着爱和毅力努力工作,就能播撒许多正义的种子,从而为和平的成长和希望的复兴做出贡献。这棵植物可能需要数年才能结出初熟的果实,而这些年则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共同努力,包括延续性、忠诚、合作和爱,尤其是当这爱能够反映出上主自我牺牲的爱时。
在教会如同在这片田野中播撒种子的诸多倡议中,我想提及教宗方济各在冈道尔夫堡留给我们的“博尔戈·愿祢受赞颂”项目。这颗种子承诺结出正义与和平的果实,也是一个整体生态教育项目,可以作为人们如何运用《愿祢受赞颂》通谕原则生活、工作和建设团体的典范。
我祈求全能的天主丰沛地赐予我们祂的“圣神”(依32:15),使这些种子以及其他类似的种子能够结出丰硕的和平与希望的果实。《愿祢受赞颂》通谕已经指引天主教会和众多善心人士十年了。愿它继续激励我们,愿整体生态被越来越多地接受为正确的道路。如此,希望的种子将不断繁衍,并由我们伟大而永恒的希望——复活的基督——的恩典来“耕耘和守护”。以他的名义,我向你们所有人致以我的祝福。
梵蒂冈,2025年6月30日
圣罗马教会首批殉道者纪念日
教宗良十四世(LEO PP. XIV)
——宗座新闻室网站英文文稿翻译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