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新闻】| 泰国福传:惊叹上主的奇妙化工

常年在泰国传教的意大利宗座外方传教会会士科尔蒂神父在罗马迎接世界传教禧年之际分享自己的传教经验时表示:在泰国,最令我震撼的传教经历,也是上主每天都会带给我的惊叹,便是见证成年人的信仰萌芽、陪伴他们领受圣洗圣事。

泰国以佛教徒为主。基督徒属于少数群体。人们了解耶稣,可能是因为上过教会开办的学校,也可能是通过同事或朋友、或是在国外旅行时,比如在欧洲,被宏伟的教堂所震撼。当这些人前来寻求皈依基督信仰并准备领洗进教时,他们对信仰是认真的。对他们而言,信仰彻底改变了人生。例如,体验到来自上主的宽恕并宽恕敌人,对他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开始不仅为自己而活,更为了他人而活。

自1999年起,原籍意大利北部的科尔蒂神父开始在泰国传教。这个总人口约700万的佛教国家,仅有40万天主教信友。宗座外方传教会在泰国南北部各有一处传教点。南部的位于首都曼谷。宗座外方传教会在泰国的传教工作始于1972年。当时在那里开教的是津巴尔迪神父。他曾在1966年时被缅甸政府驱逐,重返东南亚后在泰国创立了宗座外方传教会传教站,致力于部落民族的传教事业。在那里,津巴尔迪神父开始了对称为“山地部落”的初次福传。而这些部落对福音的传播表现出了开放的态度。其中主要是克伦族及其各个分支,以及拉胡族和阿卡族等其他华裔部落。

2OO4年,约有40个天主教会村庄,后又新增了10个皈依信仰的村庄。这主要归功于平信徒传教员们以身作则、奉献精神和亲民态度。199O年至2O1O年间,一些原始信仰村庄的居民在节日或其他场合接触到了其他村庄的基督徒。节日成为传福音的契机,人们充满好奇,某个村庄的代表便邀请传教员来讲授要理。由此,萌生了认识基督的愿望,并踏上领洗进教之路。

今天,宗座外方传教会约有40名传教员。这些平信徒定期走访村庄、主持圣道礼仪或祈祷活动、讲授要理、探望病人并与他们一起祈祷:他们是部落居民坚实的依靠。 在泰国北部地区,传教士指出天主教会的影响仍局限于部落群体,即全国仅有100万人的少数民族群体。

该修会在首都曼谷创建了一个团体。教会在那里历史悠久,长达近350年。教友人数约13万。教会融入泰国社会的特点在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几乎每个教区都设有教会学校,还有许多天主教教育机构,因其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而深受广大民众和社会的认可。学生几乎都是非天主教徒,少数来自天主教家庭的学生则会得到某种形式的资助。

在曼谷总教区,宗座外方传教会负责慈悲圣母堂的牧灵传教工作。堂区位于首都北郊的帕克雷特地区,覆盖范围极广。在当地约60万人口中,仅有1000位教友。该堂区曾经因一件很特别的事而闻名遐迩。在1974年,借着一位人脉广泛的泰国神父,教会邀请到了拉玛九世国王普密蓬·阿杜德亲临主持圣堂落成典礼。50年前,圣堂所在地还是一片荒芜的郊区,如今却已发展成住宅区。但内部仍有贫困人口聚集的小型棚户区,主要是从农村来到曼谷务工的人。

堂区的传教士致力于日常牧灵工作、讲授圣事要理,并陪伴渴望领洗进教的人。目前,已有28名成人慕道者。此外,传教士们还开展社会服务。通过30年前成立的圣马丁基金会,传教士创办了为贫民窟80名贫困儿童或孤儿提供容身之所的“希望之家”。这些孩子并非教友,也没有给他们讲过教理。但后来,当这些孩子重新融入社会或成年后,其中有些人会想起从教会接受的善意、继续支持收容所,或是来主动提出要皈依基督信仰。

科尔蒂神父指出,在以佛教为主的社会中,宗教间对话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与佛教僧侣建立友谊。为此,宗座外方传教会还派会士在泰国佛教大学研习佛教,并取得佛教博士学位。这为促进两个宗教间的良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 原文选自“信仰通讯社”,由“真理文化”编辑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