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宗讲道】|在等待中充满希望

917日周三,教宗良十四世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公开接见活动。在教理讲授中,他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在我们关于“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为主题的要理讲授之旅中,今天我们将默想圣周六的奥迹。天主子安息在坟墓中。但他的这种缺席并非空虚:而是期待,是一种受抑制的圆满,是一个在黑暗中持守的诺言。这是伟大静默之日,是一个沉静及喜乐等待的日子,天空仿佛缄默,大地静止不动,但正是在此时,基督信仰最深邃的奥迹得以完成。这是一个充满意义的静默,如同在一位母亲子宫中的尚未出生但已经鲜活的孩子。

耶稣的身体从十字架上被取下,被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如同对待珍贵之物。福音作者若望告诉我们,祂被安葬在一个园子里,在那里有“一座新坟墓,里面还没有安葬过人”(若19:41)。没有什么是偶然的。那个园子让人想起失落的伊甸园,那个天主与人曾合而为一的地方。而那从未使用过的坟墓,诉说着仍有事情将要发生:它是一个门槛,而非终点。在创世之初,天主种植了一个园子;如今,新的创造也始于一个园子:以一个即将被打开的封闭墓穴开始。

圣周六也是一个安息的日子。根据犹太法律,第七日不可做工:的确,在创世的六天之后,天主安息了(参创2:2)。现在,圣子完成了祂的救赎工程后,也安息了。并非因为祂疲倦了,而是因为祂至死都深爱着世人。无需再多言。这安息是已完成任务的印记;它证实了本该完成的事已真正完成。这是一个充满主隐藏临在的安息。

我们难以停下来休息仿佛觉得生命永远不够充实。我们匆忙地工作、努力证明自己、力求跟上步伐。但福音教导我们,懂得如何停下来是一种信任的表现,而这种能力是我们必须学会掌握的。圣周六邀请我们去领悟,生命并不总是取决于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在于我们如何懂得告别那些我们已经能够做到的事情。

在坟墓中,耶稣,那活生生的圣言,默了。但正是在那静默中,新生命开始发酵。就像地里的种子,如同黎明前的黑暗。天主不惧怕时间的流逝,因为祂也是等待的天主。因此,即使是我们无用的时间,那些停顿、空虚、荒芜的时刻,也能成为复活的孕育之地。每一个被接纳的静默,都可以成为一个新圣言的前提。每一个空闲的时刻,若我们将其献给天主,都能成为恩宠的时刻。

被埋葬在地下的耶稣,是一位不占据所有空间的、温良的天主的面容。祂是那位允许事情顺其自然完成、等待、退隐以留给我们自由的天主。祂是那位即使当一切似乎都已结束仍充满信任的天主。在那个短暂的安息日,我们明白了我们不必急于复活;首先我们必须停留并接纳静默,让自己被局限所拥抱。有时我们寻求快速的答案、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但天主在深处工作,在信任的缓慢时间中工作。埋葬的安息日由此成为那不可战胜的光明力量即复活节的光芒的孕育之源。

亲爱的朋友们,真正的信仰并非源于喧嚣,而是诞生于充满爱的期待的静默之中。它不是狂喜的产物,而是信赖交托的果实。圣母玛利亚教导我们这一点:她体现了这种期待、这种信赖、这种希望。当我们似乎觉得一切都停滞不前,觉得生命是一条阻塞的道路时,让我们记圣周六。即使在坟墓中,天主最伟大的惊喜做着准备。如果我们懂得怀着感恩之心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发现,恰恰在微小和静默中,天主喜欢重塑现实,祂忠信的爱使万物焕然一新。真正的喜乐源于内心深处的期待、耐心的信德、以及那坚信在爱中经历的一切必将跃升至永恒生命的希望。

——宗座新闻室网站英文文稿+本台翻译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