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教宗讲道】|天主是纯粹的馈赠和全然的恩典
10月12日,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教宗良十四世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弥撒,在讲道中,他分享说: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宗徒保禄今天对我们每个人发出这样的劝勉,就像他当初对弟茂德所做的那样:“你务要记住:根据我所传的福音,达味的后裔耶稣基督从死者中复活了。”(弟后 2:8)滋养着我们的信德的玛利亚式灵修,以耶稣为中心。就像主日,祂从死者中复活的荣光中开启每一个新的一周。“记住耶稣基督”,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正是人的灵性与天主之道的区别。“为了这福音,我受苦以致带锁链,如同凶犯一样。”(弟后 2:9),保禄劝勉我们不要忽视根本的东西,不要将耶稣的名号与其历史和十字架剥离。我们所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和所弃绝的东西,天主却使之复活,“因为他不能否认自己”(弟后 2:13)。耶稣就是天主的信实,是天主对自己的忠信。因此,主日的庆祝应使我们成为基督徒。它应当让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充满对耶稣的炽热记忆,并改变我们共同生活的方式和我们居住于世的方式。每一种基督信仰灵修都源于这火焰,并有助于保持它的活力。
《列王纪下》(5:14-17)的读经讲述了叙利亚人纳阿曼痊愈的故事。耶稣在纳匝肋会堂时曾亲自提及这段经文(参阅 路4:27),而祂的解读在祂的同乡的人中引起了不安。说天主拯救了一个患癞病的外邦人,而不是以色列的许多癞病人,这让他们对祂产生了反感:“在会堂中听见这话的人,都忿怒填胸,起来把他赶出城外,领他到了山崖上,──他们的城是建在山上的──要把他推下去。”(路4:28-29)福音作者没有提到圣母玛利亚在场。她可能在场,目睹了当年她将婴孩耶稣带到圣殿时,老人西默盎向她预言的事:“看,这孩子已被立定,为使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和复起,并成为反对的记号──至于你,要有一把利剑刺透你的心灵──为叫许多人心中的思念显露出来。”(路2:34-35)
是的,亲爱的朋友们,“天主的话确实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种双刃的剑还锐利,直穿入灵魂和神魂,关节与骨髓的分离点,且可辨别心中的感觉和思念。”(希4:12)教宗方济各认为叙利亚人纳阿曼的故事对教会的生活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内涵。他在向罗马教廷讲话时曾说:“纳阿曼被迫生活在一种悲惨的境遇之中:他患有癞病。他那为他赢得声望的盔甲,实际上掩盖了一个脆弱、受伤和患病的人性。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发现这种矛盾:有时伟大的天赋恰恰是掩盖巨大脆弱的盔甲……如果纳阿曼继续只积累装饰他盔甲的勋章,最终他会被自己的癞病吞噬:看似活着,却被封闭和孤立于自己的疾病中。”耶稣将我们从这危险中解救出来。祂不穿盔甲;相反,他出生时赤身裸体,去世时亦是如此。祂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也不强迫被治愈的癞病人承认祂:在福音中似乎只有一个撒玛黎雅人意识到自己得已得救(参阅 路17:11-19)。或许我们拥有的可供夸耀的头衔越少,就越能清晰地认识到爱是自由的。天主是纯粹的馈赠和全然的恩典。然而,即使在今天,又有多少声音和信念能让我们远离这一鲜明而革命性的真理!
弟兄姐妹们,玛利亚的灵修是为福音服务的:它揭示了福音的简朴。我们对纳匝肋玛利亚的敬爱,引导我们与她一起成为耶稣的门徒。它教导我们归向祂,并默观和反省我们生命中的种种事件——在这些经历中,复活的主依然来向我们走来并召唤我们。圣母玛利亚的灵修将我们沉浸于天国曾为之开启的历史中。它帮助我们看到“心高气傲的人被驱散,有权势的人从高座上被推下,富有的人空手而去”。它推动我们“以美味饱饫饥饿的人,举扬卑微贫困的人,使祂念及自己的仁慈,凭借祂的手臂施展大能”(参阅 路1:51-54)。耶稣邀请我们成为祂王国的一部分,就像祂向玛利亚请求那个“是”一样,这个“是”一旦给出,便每天都在更新。
那些没有回来感谢的福音中的癞病人提醒我们,天主的恩宠可以触及我们,却可能得不到回应。它能够治愈我们,但我们仍可能拒绝接受它。因此,我们应当注意礼仪方式,确保它能引导我们跟随耶稣。某些形式的敬拜不能促进与人与人之间的共融,还可能麻木我们的内心。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就无法遇见天主放置在我们生命中的人。我们也不能像玛利亚那样,为改变世界作出贡献,分享《谢主曲》所带来的喜乐。我们要小心避免任何对宗教信仰的利用,这种利用可能导致将处于贫困的人贴上敌人的标签,视为需要躲避和排斥的“癞病人”。
玛利亚的灵修道路遵循耶稣的道路,这道路引领我们接触每一个人,尤其是穷人、受伤者和罪人。因此,真实的玛利亚灵修将天主的温柔、祂“如同母亲”的方式彰显在教会中。正如我们在宗座劝谕《福音的喜乐》中读到的:“每当我们仰望玛利亚,我们再次相信爱与温柔的本质是具有革命性的。我们在她身上看到谦卑与温柔、非弱者的而是强者的美德,强者毋须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默观玛利亚,我们意识到她赞美天主“从高位上推下权贵”和“使富有者空手而回”(路1:52-53),当我们追寻正义时,玛利亚也是带来家庭温暖的那一位。”(288号)
亲爱的朋友们,在这个追求正义与和平的世界里,让我们重拾基督信仰灵修和热心敬礼,回归那些天主所祝福的、永远改变了的世界面貌的事件和地方。让我们将它们作为推动更新与变革的动力。的确,我们正在庆祝的禧年呼吁我们进行一次皈依与修复、反省与解放的时期。愿至圣童贞玛利亚,我们的希望,为我们转祷,并继续引领我们走向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主。在祂内,有对所有人的救恩。
——宗座新闻室网站英文文稿+本台翻译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