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周守仁枢机牧访英国 沟通与互相尊重 展现多元合一

周守仁枢机英国牧灵访问,植根于牧民关爱与传教的使命,展现香港教区对海外教友的深切关怀,再次肯定他们的身份认同、团结合一与持续共议同行的召叫。
据公教报报道,香港教区主教周守仁枢机于7月14日到英国曼彻斯特探访当地日益壮大的华语天主教团体,对他们在异地展开新生活所要面对的挑战与机遇表示理解,并鼓励他们怀着真诚和尊重的心,与不同背景和理念的人士沟通,见证教会“在多元中合一”的使命。“大家来到这里,都是新开始,但天主与你们同在,让你们找到一份共融合一的精神,这就是最重要的祝福。 ”
这次牧访汇聚了英格兰西北部和英国其他地区的教友,亮点是周枢机在科林赫斯特(Collyhurst )圣博德堂主持的感恩圣祭,由索尔福德教区( Salford )主教安隆(John Arnold)、曼彻斯特华人天主教团体神师斐理伯(Philip Sumner) 神父、圣博德堂主任司铎保禄(Paul Daly)神父、伯明翰总教区族裔牧民专责神师麦达理蒙席(Daniel McHugh), 以及曼彻斯特圣玛利堂的玛尔定(Martin Collins)神父共祭。安隆主教曾于2023年访问香港教区,探讨如何为日渐增加的移英港人筹划牧民工作,协助他们尽快融入曼城的生活。
培养同理心 增加了解
周枢机在圣博德堂的弥撒讲道中提及同理心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真正的对话不代表凡事也要认同,而是要培养具同理心的聆听,从而达至互相理解。他指出,有些传媒称他为“亲中”或“亲北京”的主教,这些二元分类有其限制,却有助开启聆听与建立桥樑的空间。作为香港人,我们可以成为一道桥樑。我们要以同理心了解别人的处境,不要攻击或挖苦对方,同时希望他们也会尝试了解我们。
枢机强调,这种关系并不代表要牺牲天主教信仰的核心价值,教会必需坚守的底线,这些底线是不容超越的。他以燃亮基金为例,指香港教区与惩教署藉着真诚对话和彼此尊重,一起陪伴及支援年青的在囚者及更生人士,反映沟通与同理心能在复杂的形势中,为人带来治癒与更新的机会。
教友彼此交流 互相支持
在牧访期间,周枢机还为教友提供修和圣事,会晤了曼彻斯特华语天主教团体成员,以及来自利物浦、沃灵顿和苏格兰的相关团体代表,并参加弥撒后的晚宴。大批移居英国的港人教友参与了周枢机主持的弥撒并与他聚餐,在英国担任教师兼慕道团导师的港人Imelda感受到香港教会的关怀。她和多位代表向周枢机讲述香港移民在英国的信仰生活, 热心的港人教友遍布各个英国教区,带动同侪发展教友团体,并跟其他教区的港人教友互相支持。她期望联同当地的港人教友回应周枢机的劝勉,积极融入当地的教会、互相帮助和积极福传。
日益壮大的华语信友团体
曼彻斯特华语天主教团体联络人李佩惠表示,感恩周枢机到访:“带来了极大的喜悦。(我们)很多人热心参与,献出时间来筹备这特别的一天。我衷心感谢他的莅临。”
该团体的神师斐理伯神父于弥撒中以广东话诵念祷文,藉此表达与移英港人同行。他表示,周枢机到访是莫大的荣幸,亦显示出他持续关怀香港移民。早在2023年11月,周枢机委派在香港服务多年的巴黎外方传教会庞乐培神父(Bruno Lepeu)前往英国, 为期六个月,专责协调移英香港教友之牧民需要。
在过去三年,该华语天主教团体的规模显著增长:于每月第二主日举行的中文弥撒,从最初只有35人参与,到现在有逾250人定期参与。年届73岁的斐理伯 神父关心团体将来的发展:“我期望可以有一位来自香港、讲广东话的神父加入,帮助这个成长中的团体。”
然而,挑战仍然存在,许多神父尝试以广东话进行弥撒的某些部分,但在听告解或提供更深入的灵修陪伴时,仍然困难重重。英国天主教会对于能讲广东话的神职人员的需求非常迫切。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