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皮尔·乔治·弗拉萨蒂,“真福之人”

这位20世纪的道明会修士一生热心慈善,甚至连他的密友都对他一无所知。

在家人和邻居眼中,皮尔·乔治·弗拉萨蒂(Pier Giorgio Frassati)就像他那个时代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运动健将、外向,但并不特别好学。他有很多亲密的朋友,他喜欢和他们一起外出游玩,也喜欢捉弄他们。他是一位热衷登山的人,经常早起远足,并尽可能享受更长的登山和滑雪之旅。如果他对祖国意大利的社会状况充满热情,并积极参与许多致力于社会行动的俱乐部,这本身也不足为奇。

皮尔·乔治的母亲是一位艺术家。他的父亲是一位不可知论者,拥有意大利进步报纸《新闻报》(La Stampa)。两人都不是特别虔诚,尽管母亲确保他领受圣洗,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信仰的种子已经在儿子身上播下了沃土。他们忙于自己的活动,很少了解或接触皮尔·乔治的思想和内心,也不知道他早上远足的时间是为了去山中一座小教堂参加弥撒。

只有他最亲密的几个朋友知道他是如何度过私人时间的,而且只是偶然知道。一个人在街上遇见了他,手里提着一个包裹,便跟着他来到都灵最贫困地区的一间棚屋。在那里,皮尔·乔治受到了热情的欢迎,成为他的朋友和帮手。这是他一贯的习惯:探望和帮助都灵的穷人,照顾他们的需要,为他们跑腿。

皮尔·乔治于1922年成为道明会第三会士;三年后,他病倒卧床不起。等到他的父母发现他病情严重时,已经太晚了。1925年7月4日,皮尔·乔治死于小儿麻痹症,很可能是在一次探访穷人时感染的。他安详地离世,手捧念珠,身旁是锡耶纳圣凯瑟琳的圣体圣事;他最后的牵挂是两位穷苦的朋友,他还有未竟的使命要完成。他享年24岁。

皮尔·乔治的葬礼由他父亲的朋友和同事参加,他们都是都灵的精英;教堂外的街道上挤满了都灵的工人、失业者和无家可归者,他们来向深爱着他们的人告别。这一幕改变了他父母的人生。他们的婚姻一直不太顺利;皮尔·乔治去世时,他们本打算永远分居,但震惊于他们那个笨蛋儿子竟然在他们眼皮底下过着圣人的生活,他们最终选择了和好。皮尔·乔治的父亲回归信仰,并于1961年在圣事的恩泽下去世。

皮尔·乔治一夜之间在意大利声名鹊起。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1989年封他为“真福”,两年后他被列为真福。

弗拉萨蒂的遗物抵达罗马

这位年轻圣人的遗物与数十万参加禧年的年轻人一同抵达罗马。

如同成千上万涌入罗马参加禧年的年轻人一样,一口装有另一位年轻人——皮尔·乔治·弗拉萨蒂——遗物的棺材也于本周末抵达罗马。

这位逝世一百周年的意大利年轻人将于9月7日与第一位千禧年圣人一起被封圣。但他的遗物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来到罗马,献给青年禧年。

灵柩安放在罗马最受欢迎的道明会教堂之一——圣玛利亚·索普拉·米涅瓦(the Basilica of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大教堂,并将在那里停留至8月4日。

对于皮尔·乔治来说,这里是完美的安息之地,因为他是道明第三会修士。教堂里还安放着与他一样是道明第三会修士的圣凯瑟琳·锡耶纳(St. Catherine of Siena)的遗物,弗拉萨蒂对她尤为虔诚。

今天的两堂课

在7月26日的弥撒上,罗马的枢机主教巴尔多·雷纳(Baldo Reina)迎接了圣髑,并反思了这位即将被封圣的圣人对当今年轻人说的话。

首先,这位枢机主教认为,一百年前的圣人教导了什么是真正的社交。雷纳枢机主教说,我们被“社交”媒体所奴役,但它并没有提供真正的社交方式。他说,真正的社交方式在于对穷人的爱。枢机主教警告说,社交媒体是“一个雷区,我们可能会在其中浪费大量精力”。“皮尔·乔治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社交,就必须与穷人交往。”

与此相关的是孤独的瘟疫,在这个世界上,新媒体的所有“联系”只会让年轻人感到更加孤独。“我们很容易认为,因为我们高度互联,所以我们团结一致,”他说,“但我们是孤独的,孤独感令人窒息。皮尔·乔治教导我们祈祷的力量,以确保孤独不会变成孤立。”

皮尔·乔治的精神和肉身家人都出席了仪式。对于精神家庭——道明会修士来说,接收圣髑就像迎接一位家人回家一样。

圣母玛利亚米涅瓦修道院院长法布里齐奥神父(Fabrizio Cambi)称皮尔·乔治为“一位回家的兄弟”。

——翻译+编辑ALETEIA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