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反省】| 与世无争,则享神乐 (7月11日-圣本笃纪念日)
默想&反省
圣本笃院长是隐修传统的奠基人。人会觉得隐修是一种辛苦,而隐修又的确被称为「苦修」。外人眼中的辛苦,当然不一定是隐修士的感受。比如香港大屿山的隐修院,取名「神乐院」;院内修士与世无争,如福音中的描述,是与众不同的人。耶稣教导我们要机警如蛇,纯朴如同鸽子;要提防世人,但又不要思虑怎么说,因为自会赐给我们该说的话。这些看似矛盾的训导,实际上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在内心,找到一个如同隐修那样清静的环境,使自己可以觐见隐藏的天主。
神学上说每个人都应当在良心深处遇见天主,便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虽然难于从闹市的生活,找到如同隐修的宁静,但仍可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放下各种挂牵,专注祈祷。教会鼓励教友每年参与灵修避静,就是缔造与主相遇的良机。此时,人能感受到要放下一切而生的焦虑。除非是在这种焦虑中,人不能体验到对天主的完全依靠。
圣本笃,请为我们转求,愿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敢于体会放下与依靠。
读经一(我见了你的面,我可以高兴地死了。)
恭读创世纪 46:1-7, 28-30
那时候,以色列带着他所有的财物出发,来到了贝尔舍巴,向他父亲依撒格的天主献祭,当夜天主在神视中对以色列说:“雅各伯,雅各伯!”他答说:“我在这里。”天主说:“我是天主,你父亲的天主。你不要害怕到埃及去,因为我要使你在那里成为大民族。我和你一同到埃及,也要把你带回来;若瑟要亲手合上你的眼。”雅各伯就从贝尔舍巴起程。以色列的儿子们扶着父亲雅各伯和孩子及妻子上了法郎派来接他的车,带了家畜和在迦南积蓄的财物,一同向埃及进发:这样,雅各伯和他所有的子孙,包括儿子、孙子、女儿、孙女,都一同到埃及去。雅各伯派犹大先去见若瑟,和他约定在哥笙见面。他们来到了哥笙时,若瑟驱车往哥笙去迎接父亲以色列;一见了他,就扑在他颈上,抱住他哭了很久。以色列对若瑟说:“我见了你的面,看见你还活着,我可以高兴地死了!”
——上主的圣言
答唱咏 咏36:3-4, 18-19, 27-28, 39-40
答:上主是义人的救助。
福音(说话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父的圣神。)
恭读圣玛窦福音 10:16-23
那时候,耶稣对宗徒们说:“我派遣你们出去,好像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像蛇一样机警,像鸽子一样纯洁。你们要提防,因为有人要把你们交给公议会,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你们也要为我的缘故,被带到总督和君王面前,向他们和外邦人作证。
你们被捕时,不要担心说什么或怎么说,因为那时刻,你们就会知道该说什么。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父的圣神在你们内说话。
兄弟要将兄弟,父亲要将儿子置于死地,儿女要起来反对父母,要害死他们。你们为了我的名字,要被众人恼恨;凡是坚持到底的人,必然得救。如果有人在这城迫害你们:你们就逃到别的城去;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还没有走遍以色列的各城,人子就来到了。”
——基督的福音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