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华菲信仰之道:文化与基督的恩宠交融

圣保禄宗徒在致厄弗所人书中说:“你们不再是外人或旅客,而是圣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弗2:19)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华人区岷伦洛(Binondo)的核心,乃至更远的地方,有一种信仰静默而坚定地成长着,他们就是在菲律宾的华裔人群。他们被当地人称为“Chinoy”。因为承袭着古老的中华文化,并以天主教信仰为灵魂,这一群人不但深植于商业、教育、文化,更深深扎根于教会的生命当中。

传统与信仰的交融

多数Chinoy的祖先来自大陆的福建闽南地区。他们漂洋过海来到菲律宾,一起带来的还有儒家智慧、敬祖孝亲、勤劳节俭的美德。16世纪时,基督福音传入菲律宾大地,当时的华人并未放弃传统,反而在信仰中找到了圆满的生命。他们 对圣母的热忱敬礼,充实的家庭祈祷生活,还有虔诚地领受圣事。这些都使Chinoy的信仰呈现出独特而丰富的面貌。这也正验证了前教宗本笃十六世所说的话:“信仰只有在被活出、并以爱与喜乐分享时,才能真正成长。”

儒家伦理与基督精神

中华文化里的“孝”,即“敬父母、思祖先”,与“天主十诫”中的第四诫及圣家典范相合。勤劳与谦逊也与教会里的德行交映互融。这为Chinoy来说并不矛盾,他们能将两者在文化与信仰之间融合,反而更能展现了“中华子孙,基督门徒”的完整身份。为此,在许多Chinoy的家中,圣母像与祖先画像并列摆放,红烛与玫瑰经同处安置。这并不是混合信仰,而是文化记忆与信仰生活交织的镶嵌画。

教育与牧灵的实践

在教育方面,诸多华人天主教学校,比如光启学校(Xavier School)、义德中学(Immaculate Conception Academy)、天主教崇德学校(Saint Jude Catholic School)及圣军中学(Lorenzo Ruiz Academy) 等孕育了无数虔诚且卓越的Chinoy青年。他们活出信仰, 使福音化为爱的行动。即便是在今日,许多年轻的Chinoy仍在信仰与财富的十字路口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愈来愈多的人自由地拥抱信仰,将天主放回生命中心。

文化为桥,教会为家

面对新一波又一波从中国大陆来到菲律宾的华人移民,Chinoy的信仰见证成为珍贵的牧灵典范。他们以敬老孝亲、重视家庭、遵守道德的文化特质,为教会搭建福音的桥樑。正如《玛窦福音》第13章第52节上所说的:“凡成为天国门徒的经师,就好像一个家主,从他的宝库里,提出新的和旧的东西。” 透过这样的融合,一方面为华夏儿女来说,基督的教会不再是外来者,而是真正的灵性家园;另一方面,文化也在福音中升华为圣德的见证。

结语:记忆与使命的和谐

Chinoy的信仰之路,不只是移民的历史,更是圣神的带领与家庭的培育。在菲华人向世人见证了:信仰并非毁坏文化,而是使其圣化;信仰并不否定当地传统,而是在基督内使其圆满成全。在多元文化与民族中,福音再次成肉身。Chinoy的信仰,如菲律宾教会核心的温柔光芒——交织着记忆与使命、传承与圣洁的乐章。

——马尼拉岷伦洛彬街华侨天主教堂利教友供稿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