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新闻】| 圣德肋撒姆姆奉献精神,传承于教会青年人中间

圣德肋撒姆姆用行动,而不是言语,在小事上展现爱
为庆祝青年圣年庆典,罗马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在庇护九世宗座圣殿(Scuola Pontificia Pio IX)策划了一场以加尔各答德肋撒姆姆生平为主题的展览,让她来讲述她自己的故事。德肋撒姆姆是遍布130个国家的仁爱传教修女会的创始人。她们致力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慈善服务。
展览中的展板描绘了仁爱传教修女会创始人一生中的重要时刻,例如她决定离开修女会、身着简朴的白色纱丽、走近“遭受难以想像的痛苦”的穷人,以及她与耶稣果断的内心对话。她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说:那是一种“巨大的失落之痛”。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将这种痛苦解读为与耶稣受难的联系。她曾谦逊地说:“耶稣,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我希望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你。我想这是我对那段经历最美好的回忆,这也是我领受圣体时所祈求的。愿他们不是只看到我,而是看到我内在的耶稣。”
现在,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男女齐聚罗马参观圣德肋撒姆姆的展览。参观了展览之后,来自多明尼加共和国37岁的罗萨里奥修女(Mariely Rosario)表示:“我认为她是我最喜欢的圣人。”“德兰修女不仅在印度,也对世界产生了影响,从她身上,我明白了做好事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实践。我和朋友们一起做志愿者,就像耶稣在行动一样。看到修女们那无人能夺走的笑容,真是太美好了。”她说:“在加尔各答,不光是年轻的天主教信友在服务,还有印度教徒、不可知论者,甚至那些根本不了解天主教的人。他们和传教士们一起,帮助那些垂死的人,或那些流落街头的人。”
来自尚比亚的19岁生物医学学生阿基马纳(Kasius Ackimana)说:“对我来说,德兰修女就是爱德。在仁爱传教修女会的所有小圣堂里,十字架旁边都刻着‘我渴了’,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前说的话。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渴望水;根据德兰修女的说法,他渴望的是灵魂。当修女们看到一个穷人时,那个人就是耶稣基督,只是隐姓埋名,你明白吗?这不是基督的象征,而是基督的另一种形象。”
来自玻利维亚26岁的克劳尔(Betina Claure)说:“我喜欢抽时间与耶稣交谈。所以我很珍惜这个祈祷的空间。我一直很钦佩德兰修女;她是服务的典范。这是一种祝福......今天,我们的世界需要每个人共同行动,产生影响,因为这是我们的家园,是天主赐予我们的地方。守护好它,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德肋撒修女做得非常出色;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起点,让我们能够以她为榜样,并受到激励。”
来自纽西兰29岁的图克兰吉(Locquahn Tukerangi)说:“我早就认识德兰修女了;我的岳父总是谈论她。但在罗马深入了解她的故事,是一次不可思议的经历,尽管她内心黑暗,但她心中却有耶稣,这让我深受感动......我认为,对我们年轻人来说,行动胜于雄辩......今天,她激励着我们,因为她在点滴小事中展现了爱,不是用言语,而是用行动,”
——原文选自“亚洲新闻网”,由本台编辑,有删减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