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头条】|东闾圣母纪念日 – 中华圣母与农历新年(四)

澳门天主教教区1月29日庆祝中华圣母节,迎来蛇年。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纪念东闾圣母是当地天主教会独有的礼仪传统。

据号角报报道,中华圣母如何成为澳门农历新年庆祝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圣若瑟大学宗教研究及哲学学院天主教神学系主任梁安德肋解释道。

在澳门的具体案例中,圣母节和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何时交织在一起?

答:在澳门教区,​​庆祝中华圣母节也有类似的发展。1924年上海主教会议后,全中国都敬奉中华圣母。1928年,教宗庇护十一世批准将东闾圣母像指定为中华圣母像,并指定玛利亚为中国人民的主保。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教宗庇护十二世批准在5月31日庆祝中华人民之后圣母节(Regina Sinarum)。1973年,台湾天主教主教团要求将节日名称改为“中华圣母节”,并移至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前的星期六。在澳门,一年后在葡萄牙发生的事情引发了另一个变化。 1974年葡萄牙爆发康乃馨革命,葡萄牙放弃其包括澳门在内的所有殖民地,即放弃对澳门的主权,但继续统治该领土。为应对这一政治变化,澳门主教高秉常主教(1976-1988)决定调整教区义务圣日总数。同时,部分教区神职人员仿效在正月初一庆祝圣母节,建议将中华圣母节移至农历年初一,以关爱和保护来年。经教廷批准,澳门教区成为唯一在农历新年庆祝中华圣母节的地方。

如果仔细阅读中华圣母节的礼仪文本,就不会怀疑这一礼仪庆典与农历新年的气氛十分契合。在新年庆典中,信友自然希望得到天主的祝福;这正是教友会向天主祈求的:“请因中华圣母的庇佑和祈祷,赐予我们祢丰盛的祝福和平安。”同时,教友会也为中国天主教信仰的进一步发展祈祷:“愿我们国家的所有人民都认识祢,赞美祢的名。”《施恩祷文》反映了圣母节或“效法玛利亚”的宗教伦理层面:“请祢帮助我们效法圣母玛利亚:在一切事上寻求祢,并欣然遵行祢的旨意。”我认为,在领圣体后,礼仪团体的祈祷非常完美,尤其是在新年的第一天:“求主藉着她(即圣母玛利亚、中华圣母)的代祷,保护我们,帮助我们效法她的榜样,满怀爱心地侍奉您。”这是一篇为效法玛利亚而作的门徒祈祷文。

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农历新年庆祝中华圣母节是一个相当积极的文化融合的例子。这个庆祝活动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庆祝新年的习俗,以感谢天主并祈求祂赐福来年。同时,礼仪庆典将文化活动转化为基督教信仰的一部分。 

Daily Program

Livesteam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