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神父】357|一位新的教宗是如何选举产生的?

问题:请问在教宗方济各去世之后,以及新一任教宗诞生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整个教会如何运转。同时,我也很好奇新教宗是如何被选举出来的?谢谢分享。
方济神父: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名词——“出缺”。它的字面意思是“空位”。“宗座出缺”(sede vacante)指的就是从教宗停止领导教会的牧职(辞职或去世)到其继任者当选之间的时期。上周88岁的教宗方济各于4月21日上午7时35分在梵蒂冈的圣玛尔大之家因中风导致心脏衰竭去世。那么现在,从他去世开始,直到枢密会议选出新教宗之前,教宗的职位已正式出缺。
在这一段“宗座出缺”的时期里,教会的日常事务则根据先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于1996年2月22日颁布的“主的全体羊群”宪章里做的一系列规定来进行。依照这个宪章,总务枢机将暂时担任罗马天主教会的领导职务。他将承担行政管理职责,但不能发布教义方面的声明。枢机团在宗座出缺期间有代管教会的职责,其任务只是处理教会的日常事务和为选举新教宗作准备。圣教会的总司库、宗座圣赦院院长、教宗罗马教区代理主教、圣伯多禄大殿总铎和教宗梵蒂冈城国代理主教继续保留原职。此外,圣座国务院副国务卿、国务院与各国关系部门秘书长、圣座各部会秘书长、圣座大使的职务也留任。在枢机团团长发出通知后,枢机们要来罗马参加两场专门会议。
选举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枢机团的全体会议,这个会议由枢机团团长主持。参加的成员也包括不参加选举的枢机们。会中将决定在选出教宗枢密会议之前的一系列事务,比如怎样安排枢机们入住圣玛尔大之家和怎样在西斯汀小堂举行选举。枢机们也需要在他们当中选出两位德高望重有纯正教义观点的圣职人员带领他们慎重地默想教会的问题。然后枢机们要定出召开选举教宗枢密会议的日期和时间,销毁前任教宗的渔夫戒指和铅印玺。
在此之后是特别会议,只有罗马圣教会的总司库枢机和3位经由抽签产生的参选枢机参加,他们分别是主教级枢机、司铎级枢机和执事级枢机。上述4位枢机的任务是在特别会议中处理选举期间的日常事务。由抽签产生参加特别会议的3位枢机只有3天任期,然后再抽签选出新的代表。
参选人群
理论上,任何已受洗、未婚的男天主教徒皆有资格当选教宗。不过实际上,从15世纪开始,当选教宗的都是枢机。截至4月6日,教会共有252位枢机主教,其中135名枢机的年龄在80岁以下。当中的 109 位是由已故教宗方济各任命,其他的则由前教宗本笃十六世任命。现行的教宗选举程序,主要根据若望保禄二世在1996年修订的宗座宪章进行。只有80岁以下的枢机才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比如,香港天主教教区有3名仍然在世的枢机,但只有65岁的现任主教周守仁枢机符合资格投票选新教宗。另外2名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93岁)和汤汉枢机(85岁)则没有投票权。
“闭门会议”
选举教宗的会议被称为“闭门会议”,源自拉丁文cum clave“用一把钥匙锁上”,(英文翻译是conclave)意指枢机们被锁在与外界隔离的场所中,直至选出新教宗为止。为何要锁住他们呢? 根据文献记载,在1216年,当教宗依诺森三世逝世时,当时的19位枢机很长时间没能选出新的教宗。等待在外面的民众感到不耐烦,为了加快选举步伐,便将枢机们关锁在了他们的宫殿里,结果真的很快就选出了新教宗。所以这样的一个习惯就流传了下来。
这个有着将近800年历史的选举教宗的会议称之为“枢机闭门会议”,只限于在梵蒂冈的西斯廷小堂举行。事前将彻底搜查场地,投票者不可与外界接触,直至选出新教宗为止。枢机们住进圣伯多禄大殿旁
的圣玛尔大之家。为他们服务的医生、厨师、侍者等,都得发誓严守秘密,否则遭受被逐出教会的惩罚,枢机也一样。所以在选举期间枢机们不会入住酒店,而是住在圣玛尔大宿舍,不能用手提电话或互联网与外界联系,也不能听收音机或看电视。
不记名/保密投票方式选举
在选举当天,枢机们在梵蒂冈的降福大厅汇集,在十字架、福音书和诸圣祷文的陪伴下,列队进入西斯廷小堂。进入小堂后,枢机们轮流走到福音书前,宣誓遵守选举规则,对选举教宗的一切守密,及隔绝外界的一切影响;并许诺若一旦当选,自当尽忠职守,履行教宗职务。枢机们宣誓后,教宗的礼仪官宣布“extra omnes”,意思是:与闭门会议无关的人士离开。接着,全体枢机作简短默想。默想完毕,便立刻进行第一次投票。
为了避免枢机受到人情上的压力,1621年,时任教宗额我略十五世(Gregorio XV)规定教宗的选举必须以秘密投票方式(scrutiny)进行,即不记名投票选举(secret ballot),但必须宣誓遵守圣神的指示,选出最适当人选。在“闭门会议”的首日会议,只进行一轮投票;之后每天上、下午各可进行两轮投票(全日四次)。票数达三分之二大多数的人,才可当选新教宗。如果经过三天的投票,仍没有结果,那么将暂休一天,让枢机们进行默想、祈祷及讨论,然后开始一连串的7次投票。如果直到第33轮或第34轮投票后仍没有选出新教宗,那么便由在最后一次投票中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入最后的决选。但这两位候选人不再有投票权,并且只有获得在场投票枢机至少三分之二的多数选票,才能有效地当选为新教宗。
选举程序
在选举教宗会议上,枢机团会先从有投票权的枢机当中抽签选出9人:3人负责监票、3人充当联络、3人负责复核监票。选票为长条形,上半部印有拉丁文字句“我选举(以下人士)为最高首牧”(eligio in Summum Pontificem),空白部分用来写上被选者的名字。之后,每名枢机走上祭台,举起折好的选票,大声宣誓:“我呼求上主基督,我的审判者为我作证,我投票选出那位我认为在天主面前应被选拔者。”然后将选票放在盘子上。投票完毕,随即进行唱票。3位监票员逐一检视选票。此时,所有枢机在投票期间写下的笔记将被收集起来,并连同选票一起烧毁。
每次投票及点票后,选票都会被丢进火炉烧毁。烧毁选票时,会加入不同的化学品。若尚未选出新的教宗,则会使烟囱冒出黑烟;若已成功选出新的教宗,则使烟囱冒出白烟。同时,圣伯多禄大殿的大钟也会被敲响。守候在圣伯多禄广场的信众,也就知道新教宗已经诞生。
向世人介绍新教宗
如果新教宗产生了,教廷会询问他是否愿意出任教宗,还有他希望选择的名号是什么。在他同意后,枢机会向新教宗致意,表示愿意听命。枢机主教团的代表会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的阳台上宣布:“我们有了新教宗!”
在等待中祈祷
那么以上就是对于今天问题的分享。昨天(4月26日),普世教会怀着沉痛的心情刚刚为教宗方济各举办了葬礼,接下来教会的大事就是选举新一任的教宗。从上面的分享中可以看到,枢机主教们为选举新教宗而举行的“闭门会议”并不是纯粹的投票选举。默想和祈祷也是当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要素。这里的祈祷不单包括参加选举的枢机团成员的祈祷,更包括全球每一位信众的祈祷。所以,在这里也邀请大家同心合意地祈求天主圣神,按照祂的圣意,赐给普世教会一位新的牧者。
Daily Pro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