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神父】360| 教宗的名号从何而来?有人用本名,有人另取,还有双名号?

问题:神父,教宗的名号是按什么来定的呢?他们是如何来选择的呢?不懂,问问神父,谢谢!
方济神父:
按照教宗选举的习惯,当新教宗一表示愿意接受任命开始,随即就需要向枢机团呈交自己选定的名号。他们或是沿用自己本有的名字,或是选取一个另具意义的名字。
另取名号的传统
在教会早期几个世纪,新教宗通常会源用自己本有的名字。当选教宗选取新的名字,这一习惯也经过了长期的演变。按照历史上的传统,教宗的名号不同于他们的领洗圣名。这种选择是遵循了首位教宗圣伯多禄的先例。他出生时取的名字是“西满”。耶稣给他取的新名字是“伯多禄”(“伯铎”)。选取新名字的习俗在第一个千年内就已经形成。具体来说,就是从公元955年成为惯例并流传至今。这就意味着当选为伯多禄继承人就犹如第二次诞生。在教会初期的几个世纪,多位教宗选用新名号,因为他们本名的根源是来自于教外信仰。例如第6世纪的若望二世,就是因为他的名字原本为一外教神的名字(“mercury”),而须更改姓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宗都采纳这个做法。历史上就有两位教宗打破此惯例。他们就是教宗哈德良六世(1522年至1523年)和教宗玛策禄二世(1555年)。他们当选教宗后,名号就是使用的他们的姓氏。有一些教宗原本是修会会士,比如前任教宗方济各是耶稣会士,现任教宗是奥斯定会士。对于这些修会出身的教宗,他们出生后有受洗时的圣名,在修会发愿时有新的会名,而当选教宗之后,所取的宗座名号实际上成了他们人生的第三个名字。那么在教会历史上,包括现任教宗良十四世——教会的第267任教宗——在内,有130位教宗在当选之后选择了新的名号。
选择名号的原因
谈到名号的选择,很多教宗会选择他们的前一任或前几任教宗的名号。这样做是为了表达对前任教宗的尊重、景仰、认同或者是在使命上的延续性。同时,这也表现出他们渴望步履前任的芳踪,推进之前宗座在牧职上的重点。另外,有一些教宗在当选后会选择不同于前一任的名号。有时候,这种改变意味着对教会的创新和改革。比如前教宗方济各,他就是历史上第一位以法国亚西西圣方济各的名字为名号的教宗。其实,教宗蒙蒂尼(Montini)取名号的时候在他之前已有5位教宗选择了以保禄宗徒的名字为名号。所以,他就取了“保禄六世”(1963年至1978年)为名号,为的是反映出他牧职的一个重大的方向,就是踏上海外的使徒之旅,向外传教。
常见的教宗名号:
在教宗史上,常见的名号有“若望”、“额我略”、“本笃”、 “克莱孟”、“庇护”、“依诺增爵”。其中,最常见的名号是“若望”,共有23次。523年,首次有教宗以“若望”为号,称为“若望一世”。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位选择以若望为名号的是1958年当选的“若望二十三世”。
以“额我略”为号的教宗目前共有16位。人们熟知的大圣额我略(590年-604年)教宗,也称为“额我略一世”教宗。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教宗额我略十六世,从1831年至1846年在位。以“本笃”为号的教宗目前共有16次。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教宗本笃十六世,从2005年至2013年在位。以“克莱孟”为号的教宗目有前14位。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教宗克莱孟十四世,从1769年至1774年在位。以“依诺增爵”为号的教宗共有13位。距离我们最近的是教宗依诺增爵十三世,从1721年至1724年在位。以“庇护”为号的教宗共有12位。其中,在1775年至1958年期间的11位教宗中就有7位以“庇护”为名号,也就是从庇护六世(1775年至1799年)到庇护十二世(1939年至1958年)。
2位选择双名号的教宗
1978年,阿尔比诺·卢恰尼枢机(Albino Luciani)当选教宗,是第一位选择双名号的教宗。他为了强调与前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及教宗保禄六世的连贯性,取名号为“若望保禄一世”。而他的继位者也做了同样的选择,就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此外,还有些名字从未成为教宗名号,比如:若瑟、雅各伯、安德肋和路加,等等。而且,为了表示对首位教宗的敬重,没有任何教宗选择以“伯多禄”为名号。
致敬“良十三世”教宗
上面提到,一位教宗选择的名号指示他的某种精神、方向和愿景。为了了解现任教宗为什么选择“良十世”为名号,我们来看一下哪些教宗在过去使用过这个名号。迄今为止,在教会历史上(包括现任教宗在内)已有14位教宗取名号为“良”,其中5位被教会册封为圣人。他们分别是:良一世、良二世、良三世、良四世和良九世教宗。距离我们最近的以“良”为名号的教宗是良十三世(1878年-1903年)。他在位时曾以《新事》通谕来应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社会问题,包括了工人权益与社会正义等议题。
5月10日,现任教宗在接见枢机团成员时解释说,他选择“良十四世”为名号是为了致敬教宗良十三世。他认为当今教会必须向所有的人提供教会的社会训导遗产,用回应另一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捍卫人性尊严和正义。同时,他也缅怀教宗方济各在服务上全然奉献、在生活中返璞归真的风格。在讲话的最后,良十四世引用了圣保禄六世教宗在1963年刚上任时的讲话,表示希望世界各地所有善心人士心中燃起巨大的信仰与爱的火焰,照亮互相合作的道路;愿天主再次并永远向世人广施恩惠。
现任教宗的讲话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也是他牧徽上的格言:“在唯一的天主内,我们合而为一。”(In Illo uno unum)。这一句话取自圣奥斯定关于《圣咏》第128篇的讲道集,意思就是:“尽管我们基督徒人数众多,但我们在唯一的基督内是一体。”现任教宗在做枢机时曾表示:合一与共融是圣奥斯定会的神恩,也是他的行动与思考的方式。他认为在教会内促进合一是极为重要的事,而且由教宗方济各发起的世界主教会议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共融、参与和使命。在当下这个时代,教会内的合一,以及活出合一非常有必要。这里的合一是全人类的合一,包括一切人,而这种合一也是建立在正义、和平和仁爱的基础上的。
Daily Program
